人民日报:有保险不依靠,凭什么指望别人的捐助?

编辑:保妹来源:时间:2017-12-19 15:57:38

朋友圈的美照美食那么多,你正刷得起劲儿,突然崩出来几条筹款链接,你会怎么做呢?是怀着无限的同情心点进去乐捐?还是觉着太晦气视而不见

朋友圈的美照美食那么多,你正刷得起劲儿,突然崩出来几条筹款链接,你会怎么做呢?是怀着无限的同情心点进去乐捐?还是觉着太晦气视而不见。

对于身边的亲戚朋友有人需要捐助的,我们会出于亲情和友情尽力帮忙,但在朋友圈,只会令我们的善良被像「罗一笑」这样的恶作剧一次次欺骗,社会道德被一次次绑架,爱心也已变了味。

屡屡曝光的众筹骗局

案例一

这是近期曝光的一次众筹骗局,手段一点都不“高明”,但是大众很“受用”。

一女子在网络上发起众筹,说她母亲身患两侧乳房恶性肿瘤,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医生说后续治疗每个月要花五六万元,家庭已经无力承担,期待通过网络筹集30万医疗费。

后经网友曝光,大家才知道恍然醒悟。原来又上当受骗了!

女子母亲的实际病情根本就没帖子中说得那样严重,前期治疗加手术总共花了 17000 多元,自费仅 6800 元左右,医生也没说过今后每月要五万。 而且,这种病直到治愈,预测自费总计仅需三万元左右。
 

案例二

这个事件比“狗血剧”更荒诞。

绍兴一女子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好心人,感谢您帮一下我的白血病女儿》的文章,希望得到网友的援助,很多朋友看到后,开始疯狂转发,并献出爱心,短暂时间内30万元被她“手到擒来”。然而,一个添加求助女子的微信的网友,后来却发现她在朋友圈秀奔驰、秀钻戒。
 

\
 

 

既然有钱,为何还要众筹呢?网上曝光的这类新闻很多,一些病人本身就有看病的能力,还要众筹看病,在网上散播一些夸大事实的煽情文章来筹款。
 

筹钱看病被人民日报

列为当今朋友圈八大骗局之一

 
 

 \

\
 

搞众筹的,受捐来的钱不需要偿还。

不众筹的,生病卖车卖房,病好了就算不破产,家底几乎也光了。

如此,有病没钱看的人,得不到帮助;有钱装没钱的人,拿到了不属于他们的捐赠资金。这样的恶性事件继续泛滥下去,我们的信誉与道德只会逐渐丢失。
 

我们都应该拒绝众筹这种公益

得了重病支付不起巨额医疗费,向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人们慷慨解囊,这是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但众筹背后的骗局被揭穿后,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好心人捐了钱,但是钱真的全部用到病人身上了吗?募捐的平台值得信任吗?

更有段子手赤裸裸地讽刺:年轻有钱的时候,到处去吃喝玩乐,各种嗨皮,各种晒....当意外降临,生病没钱治疗就通过众筹平台搞募捐……自己的钱用来好吃好玩好乐,生病了却要别人替他买单……

谁赚钱不辛苦,还不都是血汗钱啊!凭什么你有事了别人要给你埋单?即便众筹是一种公益,我也表示拒绝!
 

保险是真正能帮助你的救命稻草

俗话说“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

人们也有这种忧患意识,他们拼命地赚钱存钱,干了一辈子存下50万,一场大病下来100万不止,最后砸锅卖铁、跪地求人也凑不齐巨额医疗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病的亲人躺在ICU静静地等待死亡。

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挽救,只需我们在大病来临之前为自己买一份保险。才百来块钱的保费,就可以有一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保障,再大的风险也可以通过一张保单轻松转嫁出去。

除此之外,生老病死本为自然规律,无论你多么讨厌疾病,它都存在并且随时可能发生。而有了保险的庇护,在风险来临时,就能从容应对,不至于倾家荡产。

事实证明,我们什么都可以拒绝,唯独风险拒绝不了,我们什么都可以省,唯独买保险的钱不能省。
 

更多保险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保网微商城】

\


 

关键字:人民日报

版权说明:本站资讯来自保网或媒体合作伙伴,如需转载请看原始出处,转载保网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保网",违者必究法律责任。内容合作请致电:400-020-101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