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起,公司开始组织客户和部分同事去观影《我不是药神》。一方面是希望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场重病将可能给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要
一方面是希望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场重病将可能给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要好好爱护身体;
另一方面,也希望我们作为保险行业的一员,能更关注健康保险的作用,并把这种意识传递给需要它的人。
看完这场电影后,想跟你聊三件事儿:
-
讲两个白血病的理赔实例。
-
“穷病”有两种,最怕风险意识也很“穷”。
-
世上没有“药神”,我们到底如何在大病中生存?
文章有点长,但希望你能读完。
《药神》的剧情我们就不多说了,推荐你带上家人去看看这部“零差评”佳作(今天的第二篇文章中,正在免费送票,也可以去试试)。
我们就从串起电影主线的 4万元一盒的白血病特效药“格列宁” 说起吧。
在现实中,这种药叫“格列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研制的小分子靶向药。它的诞生,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从不到50%增加到90%,且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以说是一个很伟大的发明了。
但因为研发成本等原因,“格列卫”的定价高达4万元一盒。
有效是有效,但实在是太贵。
影片中的患者们吃得倾家荡产,后发现印度版的同样药物价格低得多,于是开始从主角手中非法购买这种廉价救命药。
- 不同版本的格列卫实拍 -
在电影里,有一位依赖廉价药续命的老奶奶,伸出她颤颤巍巍的手,哀求警官不要追查药的来历,眼里是一片苦和愁。
许多观众在这个时候哭了出来。因为在她的眼中,我们还看到了那千千万万得病没钱治的人的悲哀。
用“格列卫”治病,到底是一笔多大的花费呢?一小盒就得数万元的天价药,很可能就是一个家庭不吃不喝的全年劳动总和——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万元。
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真实故事的。
幸运的是,片中的“天价药” “格列卫”已经国产并且列入了社保目录。
不幸的是,仍有数不清的新诞生的特效药和进口药,病人等它救命,却不知道它们哪天才能同样被纳入社保、可以报销。
讲到这里不免有些难过,甚至不想聊了。确实,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不提生病不谈风险,远说不上是乐观,更像是鸵鸟把头埋进沙子——不愿看到危险,但风暴仍然随时降临。
就说一个数字吧,仅2014年,全国有超过380万人新确诊恶性肿瘤。
“不敢花,只想存”——这是不少人对待钱的态度,日子过得小心翼翼。
为什么不敢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回答是:怕生病。有这样的担忧并不过分啊,据国家统计数字,超过40%的贫困户是因病致穷。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其实还挺有风险意识的。但用存钱来规避大病风险,到底是不是合理、有效呢?
相信从年收入5万到50万的人,都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或家人得了大病,就敢对医生说:“上最好的药,治”。
先不说医疗费用是个无底洞,并没有教程可以告诉我们“存多少钱可以应付一场大病”。就说平时的教育开支、房贷…哪一项不如大石头般压在身上?
不知你有没计算过,家里能在短时间内匀出多少费用去和病魔赛跑。影片中那个得了病担心拖垮家人而远走他乡等死的黄毛少年,是不是也代表了一部分人考虑自己得了大病该怎么办时候的心理写照呢…。
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之间的距离,
也就隔着一场病而已。
还记得去年刷爆朋友圈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吗?那位在帝都有房有车的精英,因为岳父重病在ICU里每天花费高达6万元而被迫卖房卖车,焦头烂额。他说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疾病”。
疾病,除了带来巨大的身体和精神痛苦,更意味着深不见底的治疗成本;这些成本可能绑架全家的经济,让牵连的人都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敢不敢保证自己不生病?不敢。
我们能不能解决生病时的费用?能。
其实不必过于苦恼,更不必放弃也不必逃离。保险公司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这类风险的。国家近年大力监管和扶持保险行业,正是在认可它的作用的同时,希望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
得了病不一定致命,
但没有风险意识可能就是致命的。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大病带来的经济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不出事最好,一旦出事,就让保险公司去承担这笔数额未卜的费用,让自己脱身。
如果像片中说的,“life is money",
那么小马想说,then "insurance is HOPE".
就拿两起跟白血病相关的实际赔付案例来说明吧。提前为自己做好了风险转移的人,在大病面前,真算是幸运儿 ▼
丘女士,使用国产格列卫,自费35万元
湖北一位投保了尊享e生的丘女士,在2018年2月向我们申请理赔。
她在等待期过后不久,便不幸确诊白血病,在治疗中同样使用了格列卫(国产版)。整个治疗过程花费高达57.6万元。社保为她报了22.6万元,而剩余的个人支付的35万元则由众安赔付。
张先生,1066元保费换取31万元保障
54岁的张先生来自湖南,2017年9月投保了尊享e生医疗险,全年保费1066元。
10月底一次突然晕倒后,被确诊急性白血病,期间历经多次住院治疗。
不堪重负的张先生在2018年1月第一次向众安申请了理赔;总额接近16万元,其中社保报销近10万元、众安报销5.8万元。
2018年5月,张先生再次申请理赔,这次住院费用超过55.6万元。其中社保报销了30.6余万元,剩余的部分由众安全额赔付,接近25万元。
(为保护用户隐私,以上均为化名)
一点分析
在案例1中,当时“格列卫”已经纳入社保用药,丘女士使用的是国产版本的“格列卫”。这种药按规定,自费额度为20%。扣除20%后,社保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报销;在这次理赔中,社保总体的综合报销比例不足40%,面对昂贵的医药费,我们依然深觉沉重。
而案例2,张先生的两次理赔加起来接近31万元。付出了1066元的保费,他成功转移了重病面前无力承担医疗费、耽误治疗、拖垮家庭的风险。
这两个例子涉及到了社保和商保,
我们来分别说一说。
作为防范大病的第一关,交社保是我们首先需要具备的意识。能交一定要交!
进了医保目录的药品,参保患者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费用,比如电影里的救命药“格列卫”,列入医保后,报销比例最高可达80%。且在部分地区,对参保人有这样的援助政策:前3个月自费,后面9个月免费领取。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
但我们来看看,一般只有社保的情况下,发生重疾与身故会拿到多少保障。每个城市的具体比例会有所不同,这是个相对平均的例子:
假设某人工作20年,年薪10万,五险俱全,就医享受医保报销,其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累计数额为10*8%*20=16(万元)。如果此时发生了重疾,就医花了30万,医保能报销约18万,剩下12万需要自费。
社保可以解决最基本的需求,但许多先进的治疗设备和方式、社保目录之外的进口贵药…等,尚未被覆盖进社保;社保报销的封顶线也相对较低。商业保险正是做了这一方面的补充。
所以,在有了社保的基础保障之后,要根据经济能力为自己和家人投一份商业健康保障。
买得起、保得足,是普通家庭的购买需求。但传统的长期健康险价格每年动辄几千上万元,如果给全家老小都投上一份,将是一笔高昂的费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一大家子都没上商保,长期健康“裸奔”的原因。
这几年随着短期纯报销型医疗险的推出,
价格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以尊享e生举例,单人购买每年是146元起。而一个父母40岁的三口之家购买,三份保险的总价大概是1100元,而每人的医疗报销额度为一般医疗300万、恶性肿瘤600万。这是大多数家庭都能够承受的价格,也是一个非常充足的保障额度。
作为一款中端医疗险,尊享e生从诞生开始便是为了给大众构筑更全面的保障;所以面对普通家庭可能遇到的医疗困难,尊享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可预先垫付费用。国内恶性肿瘤平均治疗费用约10-30万元,不少人往往在第一笔预交费用时就已开始东拼西凑,难以支付。
如不幸患上恶性肿瘤,尊享e生用户可以在住院前就向保险公司申请垫付费用于治疗,最快1个工作日专人上门服务,不必非要等到出院报销才能拿到救命钱。
这样的设置主要是避免用户因为一时拿不出费用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保障范围更广。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治疗所必需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
用药不限,自费药、进口药、靶向药都可报销。
疾病种类不限,意外伤害、一般疾病、恶性肿瘤导致的医疗都可报销。
治疗手段不限,特殊门诊、住院手术、化疗透析都能报销。
附加重疾绿色通道。譬如医疗资源紧张,得了大病一床难求,有钱都交不出去。尊享e生免费提供了重疾绿色通道服务,为重疾病人快速预约床位,快速进入治疗。
升级更快。短期医疗险因为本身产品的灵活性,可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快速升级。
比如质子重离子治疗(国际公认的尖端放疗技术)就在早前被纳入了尊享e生的报销范围。这样的灵活性是其它类别的健康保险所无法比拟的(点击了解)。
除此之外,还有赴日医疗、特需医疗等多种服务(保网即将上线),可以根据各人的需求选择。
健康保险不是药神。世上也没有药神。
虽然拥有保障也无法避免生病;但最起码,一份充足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在治疗时有更多的选择、也更有尊严。
愿大家都平平安安。